《晋书·裴秀传》:“乐广尝与頠清言,欲以理服之,而頠辞论丰博,广笑而不言。时人谓頠为言谈之林薮。”
成语解释:林薮:人或物聚集的地方。指关于谈论的人。
常用程度:生僻
感情色彩:褒义词
语法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指善于谈论的人
成语结构:动宾式
产生年代:古代
读音:yán
[yán]
讲,说:言说。言喻。言道。言欢。言情。言必有中(zhòng )(一说就说到点子上)。 ◎ 说的话:言论。言辞(亦作“言词”)。语言。言语。言简意赅。 ◎ 汉语的字:五言诗。七言绝句。洋洋万言。 ◎ 语助词,无义:言归于好。“言告师氏,言告言归”。 ◎ 姓。
读音:tán
[tán]
说,对话:谈天。谈心。谈论。谈话。谈判。谈吐。恳谈。洽谈。漫谈。谈笑风生。 ◎ 言论,听说的话:笑谈。无稽之谈。传为美谈。 ◎ 姓。
读音:lín
[lín]
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:树林。森林。林海。林薮(a.山林小泽;b.喻丛集的处所)。 ◎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:书林。艺林。碑林。儒林。 ◎ 姓。
读音:sǒu
[sǒu]
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:薮泽。 ◎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:渊薮。 ◎ 指民间、草野:辞朝(cháo )归薮。 ◎ 古同“搜”,搜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