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·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应风披靡,吐芳扬烈。”《汉书·杜周传》:“天下莫不望风而靡,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,骨肉亲属莫不股粟。”
bend to the wind
成语解释:披靡:草木随风倒伏。草一遇到风就倒伏了。比喻军队毫无斗志,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,没有交锋就溃散了。
成语举例:我军所到之处,敌人望风披靡,人民欢声雷动。(毛泽东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》)
常用程度:常用
感情色彩:贬义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;含贬义
成语结构:偏正式
产生年代:古代
成语正音:靡,不能读作“mí”。
成语辨形:靡,不能写作“糜”。
西汉时期,文学家司马相如写《上林赋》虚设楚国的子虚和齐国乌有两人丰富的言论,极力铺陈太子上林苑的繁华。上林苑面积很大,有八条河流奔腾不息,各种珍奇禽兽无所不有。花草树木到处都是,草木随风摇荡起伏像大海中的波浪。
读音:wàng
[wàng]
看,往远处看:望见。眺望。张望。望尘莫及(喻远远落后)。望风捕影。 ◎ 拜访:看望。拜望。探望。 ◎ 希图,盼:期望。欲望。喜出望外。 ◎ 人所敬仰的,有名的:望族。名望。声望。威望。 ◎ 向,朝着:望东走。 ◎ 月圆,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:望日。 ◎ 埋怨,责备:怨望。 ◎ 姓。
读音:fèng,fěng,fēng
[fèng,fěng,fēng]
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风向。风速。风级。风险。风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风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风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 ◎ 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风潮。风靡一时。风驰电掣。 ◎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风气。风习。风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风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 ◎ 消息,传闻:风传(chuán )(传闻)。闻风而动。 ◎ 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风景。风度。风格(a.气
读音:pī
[pī]
覆盖在肩背上:披星戴月。 ◎ 穿戴:披挂。披甲。 ◎ 打开,散开:披襟。披阅。披露(发表,公布,表露)。所向披靡。 ◎ 劈开,裂开:竹竿披了。
读音:mí,mǐ
[mí,mǐ]
浪费,奢侈:靡荡。靡费。侈靡。 ◎ 分散:靡散(消灭)。 ◎ 古同“糜”,糜烂。